在广州科大中医医院古朴的诊室里,八十多岁的周田明医生三指轻搭患者手腕,布满岁月痕迹的手指在寸关尺间沉稳游移。六十年如一日,这三根手指几乎从未离开过病人的脉门。病患们口中的“三指周神通”和“杏林不老松”,是送给这位高龄医者的双重敬意。
脉诊如炬
“别的医生说我肠胃只是轻微不适,”35岁的王女士回忆道,“周老把脉五分钟却说‘你肺气不足已经牵连大肠’,结果CT检查果然发现右肺下叶有慢性炎症。” 王女士的经历只是周田明以脉诊明察脏腑病症的一个缩影。不少病患坦言,周大夫常能通过三指脉象发现现代仪器难以察觉的隐患或关联病因。
不老松的医道
面对“神通”之名,周田明淡然摇头:“中医讲究四诊合参,诊脉只是综合诊疗一环。我们不过是借着前人的智慧和几十年的临证体验,努力把握住气血阴阳变化的蛛丝马迹罢了。”
八十多岁高龄仍坚守临床一线,每天保持接诊30位患者的工作量。当被问及何时退休时,老人目光清明:“只要看得清人,搭得准脉,就要尽医者本分。‘杏林不老松’不是神话,是老中医对济世理想的朴素坚持。”
仁术与仁心同行
周田明的案头常年摆着《濒湖脉学》和手写的《诊脉心悟录》。“脉理深奥,永无止境,”他常对后辈谆谆教导,“所谓‘神通’不是天赋异禀,是从千万次脉象里沉淀的经验,是对每个患者生命状态的深切体察。”
从医60年,周田明坚持不挂牌匾、不用头衔宣传。但每周在科大中医医院一楼名医堂出诊时,他的诊室门口始终坐满从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。一截松枝状的脉枕,三根承古拓新的手指——这就是这位“老松”守护患者健康的全部法宝。在他指下,中华脉学不再神秘莫测,而是一种带着体温的生命体察艺术。
发布于:广东省金河配资-普通人炒股怎么加杠杆-配资平台大全-福建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